2020/10/27

混乱的标准作业程序

孙中山曾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宜。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专家们。

然而,放眼我国的情况,在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人民不求官爷们在任内能够有多大的功绩与建树,只求他们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

随著疫情大爆发,政府在雪隆地区实施有条件行动管制令,以遏制病情持续蔓延并扩散,惟不同政府单位所公布的标准作业程序却存有差异和矛盾,各有各的说法。当引起反弹与质问之后,相关单位又紧急煞车来一个大U转,这让民众与业者都无所适从,叫苦连天。

或许朝令夕改的政策在我国并非一件新鲜事,但是在这个疫情大举来袭的严峻时刻,岂可随意做出宣布呢?这可是关乎人民的生计啊!各部门经过详细协商之后才来统一发言,这很难吗?难道大家都不是隶属同一个政府?

对民众造成诸多不便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居然还有高官却把此事当成玩笑看待,在汇报会中还一副嬉皮笑脸表示“全国都乱了”。这还不是拜那引起众多混淆的标准作业程序所赐!久坐冷气办公室的官老爷或许已有一段时间不食人间烟火,丝毫没把民间疾苦挂在心上。

不似政治人物那么疯狂于权谋算计,普罗大众要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餐温饱。人民会对政府措施这么关注,无非是为了尽量不让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已元气大伤的情况下。当然,这也是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不小心遭遇无妄之灾,被执法单位以违反标准作业程序的罪名开罚单,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某些人一般拥有“特别待遇”。

官老爷是政府的代表,所公开宣布的事宜也就等同于政府即将实施的政策,随口的一句话就足以激起千层浪。

有鉴于此,比起于把汇报会当成时装秀,绞尽脑汁展现自己多彩缤纷的著装风格,相关单位在做出任何宣布之前,更应该做好事先的准备功夫,尤其是征询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益,也不会对民众造成诸多不便。

身在其位者,必须谋其事、尽其责、善其事,这才是一个政府官员最基本的素质。

东方日报 2020.10.27

2020/10/23

同心协力,抵抗疫情

 野火烧不尽,冠病疫情卷土重来,而且来势汹汹。屡创新高的确诊病例看得人人心惊胆跳、人心惶惶。笼罩在上空的病毒阴影一日未散,大家都无法如愿地恢复原来日常作息。

抗疫战是一场长久的战争,我们一度压平曲线,但是数个月的种种努力,如今付诸东流也是不争的事实。病毒在旁虎视眈眈,政治人物依然将重心放在争权夺利。

一场沙巴州选就让防疫工作成效毁于一旦,一手谋划变天的政治青蛙难辞其咎!如今,另外一场政治数人头游戏再次上演,权利的诱惑难道足以使人如此疯狂,就算是病毒肆虐期间也不例外?

再加上部长级人物接二连三不遵守防疫标准程序作业的不良示范,让人看了不禁摇头,前有原产业部长出访土耳其归国后罔顾居家隔离禁令,被揭发后还厚颜无耻地以各种理由作为狡辩的借口;后有掌管宗教事务的首相署部长从沙巴助选回来后没有自我隔离,反之出席各种公开活动。

纵观现今国内政坛局势,本该拥有决定权的人民已彻底沦为看客,无奈中还参杂了失望之情,所谓的民主仿佛已经变调。

基于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一发不可收拾,政府实施了有条件行动管制令。然而,这期间各种“U转”决策再次出现,让人难以适从。

各阶级单位下达的命令也不同,这叫人民该听谁的啊?一不小心错踩地雷区,到时候送到眼前就是一张足以让人心痛不已的罚单。

这不禁让人感叹,如果官老爷能将在权力斗争中的内行,放在治理国家、带领国民对抗疫情的事宜中,那该多好啊!

对官老爷的所作所为,我们难以理解,但病毒强势突破防疫缺口,大有席卷全国之势,你我皆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态。

与其寄望官老爷,我们倒不如自己照顾自己,时刻做好防范措施,如出门前戴上口罩、使用洗手液清洗双手、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等,毕竟病毒没有双重标准,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地位、经济能力或文化背景而有待遇差别。

大柔佛柔佛透视 2020.10.23

2020/10/22

政客忙夺权,防疫靠自己

 人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新一波疫情的冲击下,雪隆地区实施了有条件行动管制令。这对尚未恢复元气的经济活动无疑是雪上加霜,人民勒紧裤头的苦日子尚未看到尽头,又得面临再一次的轮回。

三餐温饱是普罗大众最基本的要求,但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之下,有多少人生计饱受影响,又有多少人不幸成为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这也无怪乎有人难忍怨气地指责,努力了这么久,到头来被压平的只有经济曲线。

民众给予全力配合

确实,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民众都给予全力配合,盼的就是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作息。然而,在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开始出现了松懈的情况,政府高官更是没有好好地以身作则。

在明知非夺权良机的情况下,一众青蛙密谋著变天计划,以致于沙巴迎来了闪电州选,而这拉开了新一波全国性病毒大爆发的帷幕。虽然有了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但是政客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将权力欲望置于健康之前。

安华领衔的倒慕行动正式展开,但在觐见元首的紧要关头,他却交不出完整名单,这让人看不清他葫芦里卖什么药。紧接著,巫统元老东姑拉沙里欲提呈对首相不信任动议的计划也随即曝光。一时间,这位当年几乎将马哈迪给斗倒的政坛常青树似乎大有黑马跑出之势,正如慕尤丁在喜来登行动一般成为最终得利的渔翁。至于慕尤丁,好不容易攀上权力高峰,他也不会坐以待毙。



被权力蒙蔽双眼

在政坛上,为了自家利益斗个你死我活是在所难免的,但不管怎么样,他们毕竟也还是民选代议士,肩负著人民手中选票的希望,在这个严峻时刻,试问还有哪位民众愿意看到这类无止境的权力游戏呢?

正如国家元首的劝诫,国会议员应该时刻展现成熟一面,理解人民不满,而不是忽视人民福祉。在这个时候,人民最为关注的就是对抗疫情的策略与整顿经济的方案!可惜,已被权力蒙蔽双眼的政客,又有多少人能够听得进去?

我们不似“Tachdjian”医生在其公开信中所提及的名人,能够享有“特别的待遇”,不必经过急诊室的折磨,也无需等待病房的床位。这可是连堂堂英国首相约翰逊在英国都得不到的待遇啊!在政客忙著夺权的当儿,防疫的路上我们只能靠自己!

东方日报 2020.10.22

2020/10/14

阿爸的藤条,先打高官吧

 在过去的沙巴州选,沙盟主打首相慕尤丁这张“阿爸”牌,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证明了靠著上任后抗疫有功及大派福利的他,形象相当受落,尤其是在土著群体中。有鉴于此,在来届的大选中,国盟势必会故技重施。

然而,在瞬息万变的政坛,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阿爸”一旦失去民意之后,也会被人取而代之。之前,在全民的共同配合之下,好不容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曲线给压平,奈何缠绕著政坛多时争权夺利的戏码,让之前的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马来西亚迎来了另一波疫情的冲击。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数据,让人看得心惊胆跳,大家开始忧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熬过再一次的行动管制令。一如前几次般,慕尤丁登上了电视直播,以大家长的口吻老调重弹,要大家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并承认是沙巴州选导致疫情飙升,但是却没有给人民一个道歉。政客们自私的争权行为,凭什么要人民买单啊!

就如一位女老师在卫生总监诺希山脸书的留言,孩子们每天自动自发地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没了体育课、校外露营、舞台演出等活动,只能枯燥地上课。好不容易等到曲线被压平,迎来久违的课外活动,又再次爆发了另一波疫情,孩子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长期缺乏互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非好事,奈何政客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孩子的教育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更甚的是,不少政治人物受到了“特别待遇”,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违反居家隔离令的原产业部长至今仍然未受到任何对付已经成为慕尤丁政府在抗疫路上的一大污点,而掌管宗教事务的首相署部长祖基菲里从沙巴返回西马在未经隔离的情况下出席多场活动,与其接触的民众不计其数,在传出其确诊之后,一时间人心惶惶。

有鉴于此,当慕尤丁提及“阿爸要用藤条了”以作为警戒之用时,引起了民众的反弹。对付平民百姓就大公无私,对待高官显要却有心无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两套截然不同的标准,试问公信力何在,如何取信于民?

“阿爸”的藤条,应该先打在冥顽不灵的政客身上,以彰显政府的一视同仁。然而,在政治现实面前,慕尤丁是否敢向他们开刀呢?

东方日报 2020.10.14


2020/10/06

抗疫至上,争权请摆一旁

国人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近期,国内与日俱增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数据看得令人心惊胆跳,仿佛一夕回到了行动管制令之前。

在前线人员与国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度受到控制稳定下来,马来西亚也位列防疫模范国。然而,随著管制条例逐渐放宽,制造了一种危机已经远离的假象,于是疏于防范的情况开始出现,而卫生部所制定的标准作业程序更多时候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摆设。

最重要的是,本该以身作则的政治人物却展现了不良示范,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原产业部长从土耳其返国后违反居家隔离令。此君再三狡辩之后,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唯有道歉认错,虽然警方已经开档调查,但至今仍未有下文。试问堂堂部长知法犯法却依然毫发无损地逍遥快活,这如何让人民乖乖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呢?

另外,抗疫本来是一场长久的战役,需要各方面的全力配合,但是政治人物似乎并不把这当成一回事。尚且不论新型冠状病毒刚刚席卷全球时所发生的喜来登行动,沙巴之所以会举办闪电州选正是拜政治青蛙所赐。如若真的似青蛙们口中所说般为国为民,会选择在这种病毒阴影尚笼罩在上空的时刻随街乱跳吗?

非闪选最佳时刻

目前,本土确诊病患绝大部分都曾到访沙巴。在州选期间,有多少政治人物及助选团飞往当地参与政治讲座及拜票活动,试问又哪项活动不是群聚活动呢?更何况,有了原产业部长的先例,难保政治人物获得“特别待遇”的情况不会再次出现。若再次迎来全国性大爆发,政客们绝对是“居功至伟”!

此外,慕尤丁曾在沙巴州选期间罕见透露欲闪电大选的意愿,而这正是巫统一直所期待的。安华在不久前投下的政坛震撼弹或许会让巫统梦想成真,只因一旦传闻中的120张支持票并非“狼来了”,那么慕尤丁有很大可能会孤注一掷寻求解散国会并举行大选。

然而,此时此刻举办全国大选绝对是下下之策。国家尚未从千疮百孔的经济恢复过来,民众囊中依然羞涩。与其耗资巨额资金举行大选,倒不如将钱花在刀口上采取必要措施整顿经济。现在是抗疫的重要时刻,冀政治人物们能够认清现状,将争权阴谋给摆一旁!

东方日报 2020.10.06


2020/10/04

慕尤丁是最大的赢家

 沙巴州选尘埃落定。在这场朝野双方阵营都输不起的战役中,由国阵、国盟与团结党组成的沙民盟成功脱颖而出笑到最后。若要谈论这场州选中最大的赢家,非首相慕尤丁莫属。

本来形势极为被动的慕尤丁,通过这场选举成功扭转了局势,为自己赢得了极佳的政治局面。

慕尤丁自上台以来就一直被视为弱势首相,毕竟在执政联盟中,巫统手握最多议席。因此,他们有恃无恐地多次公开唱反调,也不愿意加入由慕尤丁一手倡导的国盟。一众巫统领袖频频喊话要求还政于民闪电大选,他们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这场沙巴州选中,慕尤丁个人魅力是沙民盟主打的策略之一。在不少选举海报中,出现的身影是慕尤丁而非候选人,只因他在抗疫道路上的努力为自己增添不少形象分。

领袖的正面形象,正是如今巫统所欠缺。

在蜀中无大将的情况下,巫统只能推举政坛痞子气息浓厚的邦莫达为该党的首长人选。最终,他还是在与由慕尤丁亲自钦点并加持的现任首长的博弈中妥协了。

另外,在多个重叠的议席中,巫统相对失色的成绩,反而彰显了慕尤丁的号召力,奠定了他是国盟政府中唯一具备分量的首相人选。

首相本来就手握大权,能够调动中央资源及掌握解散国会的主动权。

若非土团议席偏少,慕尤丁也不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在阿末扎希博士公然表态无力阻止党员倒向安华,也只能默默承受着无形的逼宫压力。

然而,依据沙巴州选的成绩,巫统有必要检讨自己一直以来所相信的那一套,是否与伊党合作就足以横扫千军了呢?必须注意的是,这个巫统目前最合作无间的亲密战友是国盟成员当之一。以伊党向来喜欢左右逢源的态度,难保在慕尤丁形式大好的情况下,来一招弃车保帅。

另外,土团所赢得的议席与巫统旗鼓相当。在两个政党有着相同选票市场的情况下,一强则一弱,巫统再不步步为营,很大可能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还未完全将土团给吞噬之前,反而被对方完成老鼠吞大象的“壮举”。

这场战役的成绩或许也会影响传闻中支持安华的那120位国会议员,他们那“无条件”的支持之心难保不会动摇。届时,安华又会再次竹篮打水!

南洋商报 2020.10.04

2020/10/01

中文有这么恐怖吗?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有效的工具莫过于语言。无可否认的是,掌握多种语言是一种优势,尤其是在职场上。随著中国的崛起,中文的地位也跟著水涨船高,而马来西亚因为其多元国情,在欲与中国建立贸易合作事宜中,比起其他国家具备一定的优势。

然而,偏偏有部分人却喜欢拿中文做文章,貌似看见中文就如僵尸遇著符咒、吸血鬼遇著阳光似的,浑身不舒服,欲除之而后快。在这个已经进阶人工智能的年代,偏偏还有人的思维停留在人类尚未开化的石器时代。

贪污已成了国家最大的敌人不断侵蚀国家之根本,反贪会的设立正是为了杜绝贪污歪风。因此,推介中文版官网让民众更准确地接受来自反贪会的资讯,试问有何不妥,犯法了吗?那些明目张胆违反法律之徒,如那位从国外返国就到处出席活动违反居家隔离令的部长级人物,可不见这些“正义之士”对他进行任何挞伐的举措。

不同语言破坏团结?

土团党青年团宣传主任谴责反贪会对国语欠敏感;巫青团团长呼吁反贪会立即关闭中文版网站;土著权威党青年团长批评反贪会违宪。向来以崇尚极端路线的土权更仿佛如临大敌般,拉大队到布城反贪会总部呈交抗议书。中文貌似与这些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他们眼里容不下这区区的文字。

让人好奇的是,巫青团团长本身承认自己将孩子送往华小念书。作为一名家长,若不是认同华小的教育素质与中文的重要性,想必也不会这么做。有鉴于此,此等自相矛盾的做法,其背后目的不言而喻吧!

事实上,这也是国家的悲哀,正是有著一定的民众市场,才能让这些治国能力欠奉、办事魄力欠佳的政客依赖极端言论继续在政坛上生存。这种情况在近年尤为严重,在唯恐天下不乱者不断煽风点火下,国民之间的团结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更让人感到纳闷的是,居然也有学者就此事向反贪会开炮。某国立大学华裔教授将矛头直指多源流学校,认为正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失败才让华裔无法掌握马来文。堂堂一位学者,居然有著如此狭隘的思维,可见偏激极端是会传染的。

普罗大众本来就和睦共处,同在一片土地上,大家都是马来西亚人。破坏团结的不是语言,更不是学校,而是那些欠缺包容与中庸态度的政客与学者。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请尊重多元国情。

东方日报 2020.10.01